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农史所师生团队再赴南沙开展农遗项目工作会与调研

发布者:中国农业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5-01-24浏览次数:72作者: 文/郭佳浩;图/郭佳浩、彭德

为推进南沙沙田文化遗产挖掘和申报工作,由我所倪根金教授、谢萍副教授、杨柳副研究馆员、研究生彭德程绎霖和郭佳浩共6组成的师生工作团队2025113日前往广州南沙区就沙田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上午9时,团队到达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12个首批获得授牌的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旨在打造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科技集聚区,基地设置有集中展示了南沙区水产养殖的发展情况。倪根金教授一行受到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销售经理曹明的迎接,在基地会议室会面座谈。

1 基地会议室座谈

团队随后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水产科黎广壕陪同下开展了实地调研。广东罗非鱼良种场曹明向团队介绍了水产种业博览会的情况。水产博览会是水产良种展示和行业交流的平台,也了解广东乃至中国水产种业成果的窗口,更是对于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振兴种业重要批示的积极响应。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参观了珠江流域水产种植资源库、海水种苗品牌馆、罗非鱼保种选育车间、循环水养殖示范车间和室外的水产养殖示范区。团队成员亲身观察了水产养殖中的品种选育等技术,了解了珠江流域水产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南沙区乃至国内的水产养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基地曹经理向师生展示种质库饲养的斑鱯

3 研究生彭德记录南沙渔业历史材料

4 调研团队合影

上午11时,团队前往东涌镇天益村的盛世瑭丰渔业基地进行调研。盛世瑭丰渔业基地是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该基地以其成熟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而被评选为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调研团队到达养殖基地的办公室后,受到了张总设茶的热情接待。访谈中,张总向团队介绍了水产养殖业近年的行情及养殖场的现状。目前养殖场主要业务为泥鳅和虾的种苗繁育,采取配套设施进行泥鳅和虾同塘的生态健康繁育。在问及水产养殖过程中是否用到传统农耕技术时,张总分享晒塘和中药材喂养的经验。其中,晒塘旨在于灭杀凶猛肉食性鱼类、寄生虫和致病菌。张总对有其独到心得,他认为适度地灭杀塘中生物对于种苗的生长反而有利。张总还讲述了将中药材中“三黄”加入饲料喂养的养殖经验,并表示这种做法利用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降低了鱼苗、虾苗的发病率,取得了较高的成效。张总介绍的养殖经验虽然简单,却集中体现了沙田人民在当代水产养殖业生产中延续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智慧。

调研团队与水产养殖户座谈

午后,团队来到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会议室参加南沙沙田复合生产系统申遗项目政府工作会议。会上,倪根金教授和杨柳副研究员与申遗项目负责人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畜牧师梁云尘和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区档案馆、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代表及万顷沙镇、东涌镇、榄核镇等各部门领导商磋了沙田申遗项目的具体事宜。会议开始时,倪根金教授围绕第八批农遗申报通知的最新动态和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会中,双方就遗产核心保护区域的划定展开了充分地讨论,各镇领导从当地特色农遗资源出发,各抒己见,提供了许多有参照意义的线索,打开了团队申遗工作的思路。同时,列席领导也表示将对项目所需的档案材料给予支持。会议最后,参会各方敲定了项目后期进入冲刺阶段的具体工作和时间安排。项目总负责人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畜牧师梁云尘表示,会后将积极推进沙田农遗申报工作的落实并给予最大的支持以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工作会议现场

会后团队老师与梁云尘总畜牧师继续商定申遗工作细节

通过本次南沙的实地调和工作会,师生团队深化了对南沙沙田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明确了新一年里该项申遗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也为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审:彭德

复审:陈志国

终审:王福昌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tyb.scau. edu.cn lsyj@scau.edu.cn 020-85280252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