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吴滔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发布者:中国农业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1-11-15浏览次数:146作者: 文/闫海丽;图/曾言

 11月13日晚,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梁家勉学术讲座系列”邀请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主任吴滔教授作了题为“《国史家事》中的社会经济史问题”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科学研究院人文社科处和我院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具体承办。讲座由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赵艳萍副教授、王福昌教授、杨品优副教授、陈志国副教授和信息学院肖德琴教授,以及科技史、中国史研究生、历史系本科生等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图一 吴滔教授做报告

图二 倪根金教授主持讲座

图三 师生听讲座现场

 吴滔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自己最近出版的《国史家事:<致身录>与吴江黄溪史氏的命运》的主要内容,指出在该书的写作过程有一条“明线”,也有一条隐藏的“暗线”。“明线”就是《致身录》成书的真正动机和历史翻刻的基本脉络,“暗线”则是通过一个家族历史的缩影透视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变迁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性图景。围绕“明线”,主要讲解了《致身录》的产生及其流传情况,就《致身录》流传后史彬履历的修改进行分析。围绕“暗线”,主要就“粮长制度与宗法礼制”与“入祀乡贤祠与优免权的获得”两个问题进行了分享。吴教授最后总结:黄溪史氏在对祖先力量进行重新的优化组合,以跻身享受优免的特权阶层行列。熟悉各种建文故事叙述体系的他们紧抓旌表建文忠臣这一重要文化资源,适时更改了祖先记忆。通过《致身录》的“精心”包装,将先祖“史彬”更名为“史仲彬”,其身份亦从一介粮长跃升为建文帝的亲重臣僚。

四 讲座中师生的精彩互动

 在场的师生纷纷表示,吴滔教授的讲座非常精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受益匪浅。王福昌教授认为吴教授的学术功底很深厚,有很强的理论思辨,而且是建立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基础上,指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学的本质,历史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杨品优副教授也谈到,吴滔老师的讲座充分体现了他从事史学研究对文献的爬梳、整理、校勘、去伪存真、抽丝剥茧的学术功底,也启发了史学研究中从制度史层面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在场的学生也纷纷踊跃提问,与吴教授展开了精彩的互动,吴教授对学生们的困惑一一作了解答。最后,学院副院长赵艳萍副教授代表学院对吴滔教授的演讲表示感谢,指出吴教授是我们农史研究的良师益友,研究思路非常开阔,每次分享都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图五 赵艳萍副院长做总结发言

图六 在学校博物馆前合影

图七 在学校博物馆参观

 讲座开始前,吴滔教授农史研究所老师陪同下,认真参观了我校华南农业博物馆,对我校的农业博物馆建设,尤其是广东农业历史展厅和农具展厅给予了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冯学林)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tyb.scau. edu.cn lsyj@scau.edu.cn 020-85280252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