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农史所赴佛山万安村考察桑基鱼塘展览馆等乡村振兴项目

发布者:中国农业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1-09-29浏览次数:163作者: 文/杨柳;图/杨柳

 9月18日,应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书记廖森泰研究员邀请,农史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带队赴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万安村考察当地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及现代桑基鱼塘展览馆等项目。同行人员有农史研究所副所长王福昌教授、杨柳老师。

 龙江镇万安村是佛山地区传统桑基鱼塘核心产区,也是著名蚕桑专家廖森泰书记的故乡。近年来,龙江镇万安村充分利用交通便利优势,立足涉农特色产业,盘活万安的河湾、堤围等地理资源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基塘生态农业和文旅第三产业,建设桑园围生态农业园、现代农业温室、万安草艇文化公园、十里果桑长廊、桑园围万安花海、现代桑基鱼塘展览馆等乡村振兴项目和特色景点。农史研究团队的到来受到廖森泰书记和万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丽明的欢迎和热情接待。考察第一站来到万安村村史馆,谭丽明主任向倪根金教授一行详细地介绍了万安村先民种桑养蚕历史及目前发展现状。倪教授等也就丰富展览提出有益建议。

图一 万安村党委书记谭丽明主任介绍万安村村史

 考察第二站是万安现代农业温室、万安草艇文化公园。在现代农业温室,满头大汗的廖森泰书记指着刚刚押运来的海水稻、紫水稻、金桂占、丰美占等水稻品种和花卉品种满怀深情介绍借助省农科院科研机构和省内专业团队助力万安村发展文旅产业,打造集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的桑园水韵十里芳华乡村振兴文旅线路的方案。草艇是万安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近年,廖书记揪住这一非提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打造集展示其制作技艺和艇型风貌,又开展扒草艇、水上巡游活动的草艇文化公园。

图二 廖书记介绍省农科院培育的水稻、兰花等优良科研品种

图三 廖书记介绍桑园水韵示范项目

 考察第三站是万安村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的桑园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三分之一在龙江镇内。廖书记率领来宾驶上桑园围大堤,指着脚下的堤两旁的硫花菊、波斯菊说,将在堤上有选择地种植,打造成一条色彩缤纷、绵延2公里的万安花海;又指点堤内远近鱼塘说,塘基将广植果桑,打造十里果桑长廊,展示原生态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在桑园围大堤传统闸门前,廖书记还愉快地回忆了童年蚕乡生活,说小学生时常在闸门上快乐跳水。

 考察第四站是来到即将开展的“现代桑基鱼塘展览馆”参观。廖书记向倪教授一行介绍现代桑基鱼塘展览馆创办思路和展示亮点。展览馆分多个版块展示桑基鱼塘的起源历史、农业特征、文化内涵,并通过视频、产品等生动、形象展示现代桑基鱼塘发展成果。是一间既科普桑基鱼塘历史和文化,又展示现代桑基鱼塘发展成果的专业性科普馆。成为桑园围农业研学拓展区,开启了“科技+农业”发展新模式。

图四 廖书记介绍现代桑基鱼塘展览馆陈列

 最后一站,在廖书记老宅座谈,廖书记说:华农农史团队,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多有建树,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倪所长代表研究所,对廖书记的盛情邀请和亲自介绍,深表感谢。愿意与农科院团队合作,为龙江镇、万安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做点贡献。

(责任编辑:冯学林)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tyb.scau. edu.cn lsyj@scau.edu.cn 020-85280252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