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由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联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广东样板: 发现牙象”学术论坛在茂名市茂南区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牙象大地艺术公园六举行。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青岛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十余个单位的30位专家学者、管理者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所所长倪根金教授和研究生赵尊叶应邀出席。
7月17日,与会代表首先实地考察了由钧明集团打造的粤西乡村振兴“网红项目”——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及相关项目。上午,代表们首先走访了好心湖畔生态公园、兴致勃勃参观油页岩露天矿博物馆,目睹茂名油页岩开采历史和感受到露天矿环境的巨大改善。下午,代表们考察了村舍美术馆、牙象大地艺术公园,了解了一个集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文化传承、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历程,对当地进行改造与升级的“牙象模式”这一建设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图一 与会领导、专家考察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
图二 考察油页岩露天矿博物馆
7月18日上午,学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本次论坛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王明星教授主持,茂名市农业农村局李灵副局长、民革茂名副主委陈海等到会致辞。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牙象大地艺术公园副总经理周钰首先介绍了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牙象大地艺术公园建设目标、历程和未来发展,提出以“塑罗非鱼之都、扬荔枝之名、强水稻之业”为产业发展目标,建设“三园三区一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刘少和教授、秦学教授则分别就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了深度点评。倪根金教授从乡村旅游角度入手,深入剖析“牙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他希望能够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农耕历史与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为现代乡村旅游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十位报告之后,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马波教授作了总结,指出“牙象模式”具有“产学研融合”、“政企学共建”、“农旅文商体养教一体化”、“专业、高效、规模、精细”等发展特色,为广东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样板和经验。
图三 周钰副总经理作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建设报告
图四 倪根金教授作学术报告
通过本次活动,探寻了广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牙象之路”,为今后广东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样板、模式和经验。
(责任编辑:冯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