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上午,2021届科技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农史研究所一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的李庆新研究员、中山大学珠海历史学系的吴滔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吴宏岐教授,以及本院科技史导师和教师王福昌教授、魏露苓教授、衷海燕教授、高列过教授、袁建新教授、杨品优副教授、赵飞副教授、陈志国副教授等出席了这次答辩会。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史学科负责人、农史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主持,全体科技史研究生、部分中国史、农村发展研究生旁听了本次答辩会。
图一 答辩人集体宣读《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李庆新所长、吴宏岐主任、吴滔主任分别担任七组答辩的答辩主席。七位答辩人首先庄严地宣读了《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接着依次上台对其学位论文内容进行陈述。首先接受答辩的是谢升凤和她的学位论文《明清广州府珍稀野生动物的研究》,接下是的是黄国胜和他的《二十世纪华南地区杀虫植物利用史:以鱼藤为中心》、刘安壕和他的《民国广东木薯种植、推广、科研及影响研究》、成桂平和她的《民国广东木薯种植和桐油贸易》、曲静和她的《图像证史:清代广州外销画中农事图的例证研究》、蔡文溢和她的《民国珠江水利局研究》,最后展开答辩的是王忆莲和她的《清代江西漕船研究》。
图二 答辩人进行论文陈述
每个答辩人陈述完,评委老师分别从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内容、史料运用、核心观点、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点评,在点名亮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并围绕论文进行提问。参加答辩的同学对答辩委员的提问认真地做出回答。
图三 吴滔教授进行论文点评
每场答辩结束后,对应场次的三位答辩委员都闭门进行内部讨论、投票、打分,并形成答辩决议。最后,答辩主席宣读答辩决议。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评审,七位研究生最后都顺利通过答辩。
图四 倪根金教授宣读答辩会圆满结束
学位论文答辩会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研究生教育培养成效的集中检验和展示。同时,低年级的同学通过观摩学习亦有助于了解毕业论文的行文规范,为论文写作提供思路和想法,有助于保障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最后,答辩会在答辩委员和答辩研究生合影留念后圆满结束,农史研究所杨柳老师作为秘书协助完成答辩工作。
图五 全体答辩委员及答辩人合影
(责任编辑:冯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