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晚7点半,《南方日报》著名记者张由琼在人文与法学学院7号楼115报告厅作了题为“图像语言讲述刹那生命——兼谈口述史访谈摄影技巧”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校人文社科处、人文与法学学院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承办。校人文社科处刘零副处长主持,学院历史系本科18级同学及研究生同学共100多人聆听了报告,年过八秩的农史研究室名誉主任周肇基教授也听了本次报告。
一、张由琼主任记者作报告
张由琼的讲座分新闻影像与重大事件的推动、自媒体时代的技术特征、自媒体时代的记者素养、寻找人物典型性、快速和准确是突发报道的核心、新闻摄影的真实性、自媒体时代的未来等板块展开。他列举了很多国际著名摄影照片以及他亲身参与的新闻采访事件及图片,如非洲饥荒下的秃鹰与儿童、汶川大地震、港珠澳大桥建设以及他亲历非洲的采访等等,他讲到了新闻影像的证据功能;谈到记者素养时要求对受访人要尊重、真诚,要以纯朴、平淡的方式,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对于新闻摄影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他认为要投入关怀。为使访谈有价值,他建议把每次采访归档,并保持延续性,即若干年以后进行回访,他对汶川大地震亲历者即进行了多年的追踪访谈。
二、张由琼讲座后与周肇基教授、刘零副处长、杨品优副教授合影
该次讲座既为历史系18级本科生“公众史学与综合实验”课程的一部分,也是面向全校摄影爱好者一次重要讲座。张由琼的讲座对历史系学生开展口述历史访谈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他提到记者应具备的素养的内容,对学生的触动很大,有利于学生们即将在寒假开展的口述史访谈。杨品优副教授点评了讲座。在互动环节,张由琼热情地回答了同学的提问,他对我院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关介绍:
张由琼,《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采访室主任,主任记者职称(副高)。2006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年加入《南方日报》摄影部至今。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伦敦奥运会以及神九神十发射落地、雅安地震、尼泊尔大地震、中俄军演等重大突发时政报道近百次。两届《南方报业》年度记者,三届《南方日报》最佳员工以及杰出贡献奖,六届广东新闻摄影年赛最佳记者。获得过亚洲新闻摄影金奖,人民摄影“金镜头”金奖,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中国区一等奖,佳能“感动典藏”专业新闻组金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新闻奖一二三奖15次,第十一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艺术展演人选,入围第七届、第八届星河展——广东青年摄影家作品展;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责任编辑:冯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