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乙丹教授来我所作学术讲座
时间:2019-11-19 来源: 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作者: 文/图,成桂平
 

 11月14日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杨乙丹教授到访我校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以“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研究的心路历程”为主题为农史研究所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魏露苓教授、杨品优副教授、余格格老师、杨柳老师,以及科技史、农村发展的研究生和历史系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讲座由学校社会科学处、人文与法学学院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承办,副所长王福昌教授主持。

 图一  王福昌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图二  学术报告会场

 图三  杨乙丹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杨乙丹教授从为何选择灾荒赈贷为研究方向、对灾荒赈贷制度的新思考、灾荒赈贷制度研究的设计与目标三个方面展开本次学术报告。

 藉由自身经历,杨乙丹教授对农村社会借贷这个话题有深切体会,对农民贷款难深感无奈。受到张杰教授两篇论文——《解读中国农贷制度》、《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启发,结合自身所学的经济学、经济史知识,通过对灾害史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灾害史研究中存在盲区,从而深感灾荒赈贷制度是具有学术生命力的。从灾荒史、经济史、农村金融等研究视野出发,灾荒赈贷制度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杨乙丹教授指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制度有着悠久的运行历程, 它发端于西周时期的“泉库”。西汉时期, 我国传统农贷事业得到相当发展,随着少府、太仓、常平仓等机构的完善或设置以及相应的监管体系的建立, 传统农贷制度逐步完善起来, 并持续运行到民国时期。

 杨乙丹教授认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制度具有明显的道义色彩, 这一制度根源于传统农业社会中“国家—农户”道义关系, 在运行过程中, 以处于维生边缘的贫困农户为放贷对象、不以取息盈利为目的、赈贷不分的模糊化运营等是其基本特征。而因为种种原因,灾荒赈贷制度始终摆脱不掉以下运行悖论:“最需要钱的人最贷不到钱”、“名义上是救助性的低息放贷,实际上却是高利贷”、“需要的时候却得不到”。

 结合对灾荒赈贷制度的思考,杨乙丹教授介绍了对这一研究的设计与目标。第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逻辑与结构。包括缘起、内在规定、边界与功能、制度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条件、制度运行的风险与约束。第二部分是灾荒赈贷制度的历史演进。包括历史分期、仓储制度的周期性演变、国家与农民道义关系的脆弱、“好”的掌权者与“坏”的掌权者、制度目标与制度悖论。第三部分是脆弱的道义。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宏观思考(含对现代农贷制度的历史反思——农贷制度的绩效并不取决于制度是否规范、运行机制是否完善、信用技术是否发达,而是取决于能否在特定的时机发放给特定的对象)。

 讲座激发了师生关于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热烈讨论,杨教授对未来史学研究者应具备多学科研究视野,农史研究要有现世价值关怀的建议让同学们获益匪浅。

 魏露苓教授根据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对讲座进行了评述,她认为杨教授对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学术报告令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更多研究方法。

(责任编辑:冯学林)

 
联系电话:020-85280252 邮箱:nsyj@scau.edu,cn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历史遗产研究所 | 广州市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