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农史师生出席木薯传统饮食发展研讨会并大埔调研
时间:2019-10-08 来源: 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作者: 文/刘安壕,图/曲静、谢升凤、刘安壕
 

 为弘扬客家优秀木薯传统饮食文化和推动木薯食用化的发展,由国家木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大埔县人民政府主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承办的“木薯传统饮食发展研讨会暨客家木薯文化节”于9月27日至29日在梅州市大埔县召开。农史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及科技史研究生刘安壕、曲静、谢升凤出席研讨会,并在大埔开展木薯调研。

 为了深入挖掘民国时期“木薯县长”刘禹轮的一手详细材料,26号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大埔县洲瑞镇田背村,再次探访刘禹轮故居。在刘禹轮侄子,洲瑞镇镇干部刘新华先生的陪同下,大家来到刘禹轮故居,参观其出生的房间、祖屋、刘氏宗祠,翻阅查看刘氏族谱的相关记载,听取刘新华先生讲述其伯父的生平事迹。在田背村里,调研组见到许多成片的木薯地。据乡民说,现在种植比过去少多了,但仍在杂粮中排第一。刘禹轮晚年回忆录曾提及“自小时候懂事时,便知道对面山坡地带,每年春季;便栽植许许多多的树番薯,冬季收获后,家人把它的块根蒸熟了,香松可口,每喜喫之,因之便跟它结下不解缘。”由此可见,当地种植木薯有传统,并与刘禹轮丰顺推广木薯不无关系。

 一、刘新华先生同调研组在刘禹轮故居前合影

 二、倪教授在田背村木薯地前

 虎山中学是享誉粤东的名校, 1938年在罗卓英将军等人的倡导下于湖山官学原址创办。抗战时期,虎山中学校长罗博平、郑作励等人都曾在该校推种木薯。为了挖掘虎中种植木薯的历史,了解推种木薯主要人物的生平资料。27日一早,调研组就来到了大埔县虎山中学,在肖辛副校长和杨舒章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该校校史馆、图书馆,并和肖副校长、杨主任及80多岁的虎中退休教师蓝宗河等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参观和座谈,调研组对虎中悠久的办校历史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同时对民国时期“光头、赤脚、种木薯”的虎中劳动实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三、调研组在虎山中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校史馆

 四、调研组同虎山中学校领导、退休老教师座谈

 大埔中学由是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等人于1904年创办,是大埔县开办最早的中学,该校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建校以来共培育出28位将军,6位院士。1930年至1933年,刘禹轮在此任大埔中学校长。为了解其执长埔中时的相关史实事迹,离开虎山中学后,调研组一行赶往20多公里远的大埔中学。调研组在埔中受到了与温兆龙校长、赖广斌副校长等领导的热烈欢迎,并开展座谈。在温兆龙校长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校史馆、图书馆、以及该校保留至今的民国建筑,并努力寻找刘禹轮在该校工作时留下的点滴史迹。此外,倪教授还和温校长共同探讨了埔中校史人物历史的挖掘和古籍保护等事宜。

 五、调研组在大埔中学同校领导座谈

 六、倪教授在大埔中学图书馆翻阅古籍

 七、调研组在刘禹轮1931年修建的敏初图书馆前与温校长合影

 28日上午,“木薯传统饮食发展研讨会暨客家木薯文化节”在大埔县瑞锦酒店会议厅召开,来自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政府、教育、科研与企业的相关人员等1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谭砚文教授主持,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李开绵副院长、中共大埔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丙利等领导专家分别致辞。

 八、木薯传统饮食发展研讨会主席台

 在大会报告中,倪教授根据一年多来率领研究团队查阅文本资料和田野调查的收获与思考,作了《客家、大埔、刘禹轮与岭南木薯种植推广》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客家与木薯、大埔与木薯、刘禹轮与木薯三部分组成,通过详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和罕见的图片,倪教授向与会学者全景式的展示了木薯在客家地区、大埔县域的种植历史和因缘际会,以及刘禹轮在抗战木薯推广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指出:在岭南地区有客家的地方就有木薯,刘禹轮是抗战木薯推广第一人,论点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和好评。

 九、倪教授在做大会报告

 大会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来到大埔小吃文化城,观摩木薯小吃菜肴制作工艺、了解木薯小吃典故流传、参观木薯食品制作技术培训与孵化基地。下午,调研组同参会人员一起来到当地木薯种植大镇银江镇银村,实地探访木薯种植发展。据了解,当地致力于打造以木薯种植及加工为主的农产品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十、调研组实地探访银江镇银村木薯地

 十一、调研组在西河镇乡村振兴示范区牌坊前合影

 调研组在会议日程安排及利用会议空暇时间,参观了中国著名画家林风眠故居、大埔县客家传统建筑泰安楼、花萼楼、大东镇坪山千亩梯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百侯古镇、西河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张弼士故居、梅县叶帅故居、梅州市客家博物馆等地,在进行专业调研的同时,不忘接受历史文化、农耕文明和革命传统教育。

 十一、在叶剑英故居合影

 十二、在大东镇花萼楼和镇干部丘熙祥合影

 此次会议将全国的“木薯人”集结一堂,既加深了各单位间的联系,也为之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向。此外,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大埔县虎山、大埔两所中学的校史和种植木薯的相关事迹,对民国“木薯县长”刘禹轮的史迹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冯学林)

 
联系电话:020-85280252 邮箱:nsyj@scau.edu,cn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历史遗产研究所 | 广州市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