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者论坛
 
民国时期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理论与实践探析
时间:2019-06-06 来源: 微信公众号: 自然辩证法通讯 作者: 王广义、张宽
 

民初,经济凋敝、林政不兴,遂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深谙森林效益的林学家们皆倡议政府应积极应对,重视自然变化,尊重自然规律,以改变中国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其中,水土保持事业因可含蓄水源、防治水旱灾害,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而受到各界的普遍重视与关注,水土保持事业逐渐兴起。但是,由于当时国家处于战争时期,风雨如晦,加之财政等方面的困难,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存在诸多缺陷,也并未取得明显成效。


一、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兴起与开展


1.水土保持工作的兴起

民国时期,森林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及战争的破坏,“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迄至抗战利为止,日人侵伐我森林数量,据约略统计,为六四、二一七、四八〇立方公尺,达全蓄积量近百分之二,诚为重大之损失”。此外,八年抗战期间,“是以凡被战事波及省份,所有林木几近被焚毁砍伐,至原有营林机构,亦大部停止工作,根据调查所得,因战事而使森林直接受毁之地区,达二十一省,间接受害者,均遍及二十六省,总计损失,达全国森林蓄积量百分之十以上”。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及战争的损耗,严重阻碍破坏了林业的建设与发展,实为林业史上之大灾难。二滥砍滥伐、放火烧山、过度放牧等耕作恶习,“数千年来,由于人口繁衍,生活需要,求过于供,如是滥伐森林,过度樵牧,以及放火烧山,垦种作物等错谬之见,相习成风,世代相传,牢不可破,遂有今日之童山濯濯”。罗德民在山西实地考察后提到“惟生齿既众,则吾人必欲土地之生产量,达其最高度;因之铲除森林,播种五谷,乃必然之势也,直至山坡上树木全无,青草净尽时乃止,履见绵山及其他高山之荒地,常为居民所弃置。至今则除寺庙所保存之森林区域外,仅有少数森林,残存于人迹不到之山巅上”,并提出“垦种山坡,即是促进冲刷”的观点。


地面覆盖情形被人为破坏,使土壤遭受加速冲刷,水土大量流失,“雨水下来,没有停留的机会,致渗透力弱而含蓄在地下的水大大的减少,又因为地面上没有覆盖,地底下的水一经太阳晒风吹就很容易消失,又没有森林调节气候,一到天旱,就很容易闹成旱灾了”。相反,“在草木繁茂的区域,虽是坡度峻急雨水丰多,侵蚀作用仍不严重,也可使雨水也被截留,转渗地下,如表1所示。土壤被侵蚀的另一恶果,即洪灾泛滥。因河流上游土壤剥蚀严重,土质疏松,导致河流含沙量过大,到了下游,泥沙逐渐沉淀,致使河床增高,待到水量增大时,极易发生水灾。“黄河每年挟携五万万立方公尺之泥沙入海,上游支流之水,在雨季洪水时期之含沙量,有多至百分之四十。河床易于淤塞,冲刷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者,盖因黄河经流之地俱系钙土区域,土壤组织疏松,含石灰与可溶性盐类,加以沿河森林砍伐殆尽,牧草亦少残留,每至雨季迳流侵蚀表土,汹涌入河,洪流澎湃,泛滥常不可免”。


表1:森林与草地对于土壤侵蚀、降雨流失之防止效应

Table 1 The effect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against loss of soil erosion and rainfall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37年间,每年均有水灾或旱灾发生,甚至有些省份水旱灾害并发。灾害发生时,哀鸿遍野、惨不忍睹,民国9年(1920年),“北五省旱灾之烈,为四十年来所未有灾区之广,不仅山东,且延及于晋陇豫直四省。灾民之多,共计四千余万,哀鸿嗷嗷,延劲待毙。流离死亡者,不知凡几,各地虽有救济会之施赈,无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据记载,每次灾害的损失估计“总是数万万元或数十万万元”。其中,尤以旱灾影响最为严重,据农商部1914年至1920年灾歉估算(如表2),七年间平均来看,被旱亩数占全国灾歉总亩数67.7%,占各种农业灾害损失过半,实属最大;水灾其次,占19.4%。


表2:我国各种农业灾害灾歉分配表 

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agricultural  disasters  and calamities in China

本表来源:梁庆椿,《中国旱与旱灾之分析》。


频发的水旱灾害引起了当时林学界人士的关注,深受美国水土保持事业影响的留美林学家回国后积极倡议政府植树造林,并发表《论近日水灾之剧烈缺乏森林实为一大原因》、《有森林则无水灾矣》等文章,阐释森林与水旱灾害的密切关系。更有美国耶鲁大学林学教授恰卜门指出:“中国乃为森林缺乏,水灾频仍最剧之国”,同时亦有人提出“理水防沙保安造林是真正治水的根本方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注意到:“保存河流上游山地之森林,以防止雨水之冲塌,为森林防灾之主要事项,实为我国及世界上普遍之重大问题”,故于民国19年(1930年)11月公布《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植办法》。又于1933年9月1日在南京设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专责治理黄河,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期能根除水患问题。水土保持事业逐渐兴起。


2.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据考察,民国时期,我国土壤侵蚀分为七大侵蚀区,即极微度侵蚀区、微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极强度侵蚀区、半湿润境风侵蚀区、干旱境风侵蚀区,我国西北部南部及中部土壤均遭强烈侵蚀,占全国大部土地。西北“许多可耕种而具有生产力之地,已成荒废不毛之田。平地及坡地之植物营养品与土壤,均被冲去。所余者仅广大坚实而无生产力之下层土地而已”。


西北各省之所以受如此严重的侵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当时,“陕西除北山老林(即秦岭)阴天蔽日,尚有可观,宁陕南山之梨木,黄帝陵之香柚木,得称天然林外,其余各处山野,树木寥寥可数,甚或途经六七百里,遥见之山岭,路过之村庄,奚只百数,竟未见一树一木者,此种情形实堪骇异”。因缺乏森林,“空中湿气量减,致少落雨的机会,即逢到下雨,地面缺乏遮蔽,下雨之后,水分不能含蓄在土中,激流入河流,排到下游,所以入海的水量是增加了,而地面的蒸发却反而因之减少,雨量于是更少。再海洋方面吹来西北的风中带有湿气,遇到当地的湿气可以合而饱和成雨,但有的湿气因为西北高原一无阻隔,由风吹向西方去了;同时西北吹来的干风也因没有森林的阻隔,倒把原来的湿气吹散,因此,雨量越发难得。民国十七年延续五六年的大旱灾,也可以说便在这种情况之下构成了”。在有记载年份中(见表3),陕西平均降雨量为557.2毫米、甘肃为307.9毫米、青海为354.3毫米、宁夏为208.7毫米、新疆为316.9毫米。与同时期全国最高降雨量2110.0毫米相比,差距甚大。尽管数据统计年份有差异,但总体来看,西北五省降雨普遍偏少,西北各地平均降雨量普遍偏低。


表3:各省平均降雨量 单位:毫米

Table 3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provinces Unit;mm

本表数据来源:农林部统计室编:《农林统计手册(民国三十七年)》。


不仅如此,西北降雨量在地域和时间上都极为不均。从地域上来说,西安为550毫米、兰州为340毫米、宁夏为150毫米、西宁为350毫米、迪化为260毫米,而在张掖、酒泉、敦煌等处,年降雨量仅为40至80毫米,若至西北沙漠地区,则往往数年无雨。从时间上来说,一是各年降雨量不均。如从1923年至1933年10年中,陕西最大降雨量为1929年,达763.8毫米,最少为1932年,只有295.0毫米;二是一年中各月降雨量分布不均,如在1929年,陕西雨量全年降水为近10年中最多,但却也在此年,陕西惨遭旱灾,“盖常年七月降雨有七十四耗,而是年七月竟点滴未下。七月为植物生长最重要之月份,若七月不得充分之雨水,即以后再有多量之雨,谷物已受损害”。


再加上西北开发的需求,西北水土保持工作之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于是,农林部在甘肃省设立水土保持试验区,研究防治水土流失之问题。1942年8月,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成立,定天水吕二沟为水土保持试验区域,小陇山作水源林管理区,中山公园为区址,1943年夏,又勘定李广墓、梁家坪两处为试验场。该区所试验之项目有迳流冲刷小区试验、梯田沟洫、柳篱挂淤、沟中控制、荒山沟壑造林、河滩造林、植物保土试验、保土农作方法试验、苗木栽培及牧草育种实验等。


试验进行两年后,张德长、高继善著《迳流冲刷小区试验二年来之初步报告》 ,总结了两年来的试验结果,如坡度愈大则水土流失愈多,地面坡度在百分三十以上,土壤冲刷较水分流失更为严重,因流速增加,冲刷加剧;水土流失以夏季休闲地为最多,荞麦地次之,玉米地更次之,已栽种夏季绿肥作物及牧草地最少,小区下端栽种苜蓿一、五公尺及垅作均可减少之水土流失等。但此时试验结果并不完整,许多项试验都在进行中,还未得出结论。


除西北以外,西南土壤侵蚀也十分严重,主要集中与四川赤色盆地。与西北干旱不同,西南地区土壤侵蚀主要由降雨量不均造成。四川盆地雨量大,多达1000多毫米,但是分布极不均匀,7、8、9三月降雨量之和达全年总量之半或更多,又多暴雨,对地面打击力甚大,形成季节性冲刷;其他主要因子还有土质、地形等。四川省分布最广、占农业上主要地位之土壤为紫色土,不耐湿不耐蚀,为极易冲刷之土质;盆地内丘陵起伏,除沿河滩坝及冬水田为天然或人为平坦外,均有多少倾斜,为极易冲刷之地形。


因此,四川省于1940年在内江灌县开始冲刷试验,对冲刷之季节分配、植物之抗冲能力、耕作方法之影响冲失量、土地之采水能力及肥素之流失量等进行试验。此外,民国时期的水土保持试验区还有两处,即1944年8月设立的西江水土保持试验区(位于广西柳州)、1947年1月设立的东江水土保持试验区(位于广东龙川)。


除了设立水土保持试验区外,民国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还有以下两项,一是成立水土保持协会,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专门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机构。二是培养水土保持人才。中央林业实验所增设水土保持系,该系在成立后曾派员分赴河南广西等省推行水土保持工作,且成效颇为显著,仅在调查设计方面,就去的如下成绩:一与金大农院合作调查该校农场,完成二千分一土地性质及地力分等图一幅,并附说明;二与京市园林建设委员会合作调查南京市宜林荒山土壤及侵蚀坡度利用等项,已完毕京汤路沿线之调查;三整理柳州沙塘调查报告,已完成各种附图及表格说明;四是多次举办水土保持训练班培训专业人才,1943年、44年,美国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罗德民博士(Dr.W.C.Lowdermilk)及水土保持专家寿哈特博士(Dr.D.V.Shuhart)受邀来华,于天水水土保持训练班训练水土保持人员20余人。在当时人才急缺的情况下,水土保持训练班确是有效培养训练人才的有效方法,能在某称程度上满足水土保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同一时期,陕甘宁边区同样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修堰地、挖水窖、修梯田、打坝、修水渠、修水埝地、水漫地等,毛泽东还曾亲自总结惠中权同志(当时是县委书记)在靖边县大搞水漫地的经验;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修正草案》、《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等,以推进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3.水土保持事业的成果及分析

如图1所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后,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地面覆盖情形明显增加,进而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防洪增产的效果。正如治黄专家章元义所言:“蓄水保土工作实施以后,其重要之效果有五,一曰使土壤有最大之蓄水量,抵御亢旱,保护丰收,且藉渗入之功能,以充裕地下水源。二曰延缓地面迳流,自水降地之始,即节节予以利用,以减轻水患。三曰控制冲刷,保护耕地,以防止河渠及蓄水库之过度淤积,便利航运,延长其使用年限。四曰减免珍贵表土之流失,保持地肥,增加生产。五曰减低洪峰,增裕枯水,使河道通年有均匀之水流”。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民国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收效甚微,并未取得上述成果,在很多方面都未臻成熟。


图1:水土保持工作实施前后地面情形示意图 

Figure 1 the ground of condition of before and afte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ork implementation

    本图来源:水利部水利示范工程处:《蓄水保土浅说》。


20世纪上半叶,水土保持是一项新兴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过几十年。我国开始时间较晚,加之受战争环境影响,国家财政无力支持,致使水土保持事业常面临经费缺乏、人员不足等问题,陇南水土保持实验区成立之初,“经费未拨下,工作人员仅秘书一人,必要开支均系临时借垫。为开展工作计临时调请一些有关单位人员参加工作。因旅费限制,同人等竟徒步义务出差,或津贴少许饭费”,十分艰苦。就连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森林事业,也是因其既能满足战时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同时又兼具多种价值,即便如此,国家于林业的经费也是为数甚微,最多时占农林经费16%,最少时仅占2.6%,远不能满足发展所需。又因经济凋敝,处于战时的水土保持事业虽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仍难逃缺少发展支持的厄运。曾有人指出,水土保持“为国家投资事业,在国力民力日竭之今日,此问题颇类空谈”。另外,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性事业,设立的水土保持试验区往往需耗时几年才能见效。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国民政府纵使十分重视这项事业,也是有心无力。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仅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而未能推及全国。



二、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特点及不足


民国时期的水土保持事业是我国历史上首度大规模运用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开展的防洪增产工作,具有典型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强调因地制宜,具体工作方法“须视地理环境,如土壤性态地形特征,利用现状,气候情形及侵蚀方式等而定。精密设计应在详细测量与调查之后”。这就使水土保持事业在发展中少走许多弯路。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学者或出国考察或出国深造,将国外先进技术带回国内,还翻译了许多国外相关著作文献,介绍国外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情况及先进经验,并秉持因地制宜的思想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这也是后来推进水土保持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支撑。重视合作。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引起了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对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更是提供了诸多帮助。如国立西北农学院即透过教育部代为向农林部争取与该院合办水土保持工作,即是一例。另外,该试验区还曾于1945年或基督教内地会邀请,与其他社团单位共同成立甘肃国际救济会天水分会,下设委员7人,并利用美国援华会拨助的120万元经费,办理以工代赈,借此以推展该实验区南山试验场办理农田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并于同年12月底完成全部工作。


但是,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在开展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

未能成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官方水土保持机构。水土保持事业最初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监管,但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水土保持工作仅限于黄河下游沿岸,“实验或成效亦受地域性的限制”,无法达到惠及全国之效果。农林部曾计划过筹设水土保持委员会,当时,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顾问团蓄草顾问麦康基(McConkey)建议农林部及其他与水土保持有关之各机关合作组织水土保持委员会,利用美国援华救济经费三万美金,加强该项工作之进行,但由于国民政府的节节退败,这项工作不了了之。


与其他相关技术部门之间的联系性较差。水土保持事业是一项全民事业,绝非某个部门或某个地区单独可完成。美国于水土保持事业“设有专局(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负责管理,并与林务局及土壤化学局共同设计研究。所有工作实施和各县农业推广指导员有密切联系,彼此通力合作共谋进行”。相比之下,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难免势单力薄,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虽也有合作之典范,但各有关部门间并未形成密切联系。


三、民国时期开展水土保持事业的意义及启示‍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开启了中国治河史上的新篇章。水土保持事业的开创,颠覆了以往的治河观念,从此以后,治河不再是重复历史上只注重于黄河中下游加宽加高岸堤防洪的故伎,而是开始关注上中游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当时有论者指出:“救水之道在水土保持”,通过在黄河中上游设立水土保持试验区,探求防治土壤冲刷与水土流失之策,达到治河之目的。这也成为官方用科学的方法从根本上治理黄河的开始。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基础。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大都为基础性工作,如迳流小区试验、等高线栽植、引种优良保土树种、不同作物的保土保水率测验等等,其中许多成果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另外,新中国成立后,接收许多原有水土保持试验区,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建,这些都为新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起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许多经验教训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各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同民国时期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别。回观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开展,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兴起于当今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应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是各项建设中的亟待克服的短板,任务艰巨、形势严峻。水土保持事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更应大力开展,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本文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6期

转引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mReLg60YbcqTQoVgNn5Ag

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谢谢!

(责任编辑:冯学林)



 
联系电话:020-85280252 邮箱:nsyj@scau.edu,cn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历史遗产研究所 | 广州市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