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下午,2019届科技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农史研究所一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黄世瑞教授、暨南大学的吴宏岐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史学科负责人倪根金教授、农史研究所原主任周肇基教授、农史所魏露苓教授、王福昌教授、赵艳萍副教授作为答辩委员参加了这次答辩会,其中黄世瑞、吴宏岐、周肇基、倪根金、魏露苓五位教授分别担任五组答辩的答辩主席。全体科技史研究生旁听了答辩会。
5位答辩人首先集体庄严地宣读了《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接着依次上台对其学位论文内容进行陈述。首先登台宣读的学位论文是辛月的《<然犀志>研究》,接下是张嘉丽的《中国古代猫谱、虎谱专著研究》、孟珈蒂的《河南农事试验场研究(1909-1959)》、张亮的《岭南传统农具探析》,最后压轴的是王畅的《汴绣的形成与工艺发展》。
一、答辩人在宣读《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二、答辩人辛月在进行论文陈述
每个答辩人陈述完,评委老师分别从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内容、史料运用、核心观点、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点评,提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并围绕论文有针对性提问。参加答辩的同学对答辩委员提问认真地做出回答。
三、周肇基教授对答辩人进行点评
每场答辩,答辩委员都要闭门进行内部讨论、投票、打分,并形成答辩决议。最后,答辩主席宣读答辩决议。经过四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五位研究生最后都顺利通过答辩。
四、全体答辩委员和答辩人合影留念
学位论文答辩会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研究生教育培养成效的集中检验和展示。同时,低年级的同学通过观摩学习亦有助于了解毕业论文的行文规范,为论文写作提供思路和想法,有利于保障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最后,本次答辩会在全体参会人员集体合影留念后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冯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