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农史所师生赴广西开展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调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9-04浏览次数:45作者: 文/聂瑞;图/聂瑞等

  为推进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考释与综合研究》的工作,8月7日至19日,农史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魏露苓教授、赵飞副教授、研究生聂瑞等师生四人赴广西多个地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岭南重地广西,自古农业物产类型多样且极具热带亚热带地方特色。调研组先后前往横县、南宁市区、崇左市区、凭祥市、靖西市、百色市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河池市区、宜州市、柳州市区、梧州市区等地,重点走访了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政协文史委、博物馆等单位。

图一 在广西档案馆查阅资料后与其主管领导合影

图二 考察广西民族博物馆并与龚馆长学术交流

  本次调研主要以查阅、收集广西地方农业古籍、民国农业图书、建国前后农业物产档案、重要物产专题资料为重点,特别是在广西方志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崇左市图书馆、百色市民族图书馆、巴马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均有较大收获,其中有《种苎麻法》《植棉浅说》《广西特产物品志略》等珍贵资料。调研组还就广西当地木薯种植历史,与当地史志工作者进行了多场访谈。

图三 调研组在崇左市图书馆查阅农产资料

 

图四 倪根金教授在百色右江区图书馆查阅古籍资料

 

图五 接受河池市地方办赠书

 

图六 在靖西市博物馆与卢山馆长交流当地农产资料

 

图七 在百色市方志办边查资料边做当地木薯种植历史的访谈

  此次调研还特别走访了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在地沙塘镇,这个被誉为中国战时“农都”的地方。1926年,广西农事试验场在柳州沙塘组建,抗战爆发后,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大学农学院等一批高级科研机构、高等学府迁到柳州沙塘继续科教工作,一时成为国内重要农业科研教育基地。因此在柳州农科所资料室里收存了大批民国广西农业刊物和档案材料。在查阅这些资料的同时,调研组还参观了中国战时农都博物馆,较全面了解了民国广西农业科研和教育的历史,见到许多华农教授当年在沙塘工作、活动的记载,尤其是看到1940年木薯专家绘制的木薯挂图倍感亲切和珍贵。

图八 调研组参观中国战时农都博物馆

 

图九 调研组柳州农科所资料室查阅民国农业资料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和上次广西调研,调研组大致摸清了各地农产历史文献资料的家底,既获取了大量文献,也查到了不少文献线索,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次调研也得到了各走访单位的支持,获赠图书资料合计四十余册和数千页复印翻拍资料。

 

(责任编辑:冯学林)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tyb.scau. edu.cn lsyj@scau.edu.cn 020-85280252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