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华南地区的重要区域,农业物产类型多样且极具热带亚热带地方特色,现为目前木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根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考释与综合研究》、国家木薯产业体系项目《清代以来华南木薯种植与利用研究》和大创项目《华南木薯与抗战食粮——民国华南木薯的科学研究与推广》的工作安排,8月14号至8月17号,在农史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吴理清博士、科技史研究生刘安壕、历史专业本科生王行、郭健英、简洁怡等一行五人组成的调研组,前往广西就木薯种植历史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
8月14号,调研组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方志馆,档案局和图书馆,通过翻阅、查找广西地区木薯种植历史、文化及产业发展现状资料,全景式地了解了广西木薯种植的历史、现状,为接下来的调研工作建立了基础。
图一 调研组在区方志馆查阅资料
南宁市武鸣县是广西传统木薯生产大县,木薯是其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其一大资源优势,种植面积约占广西木薯种植面积的10%,木薯产量约占广西木薯产量的15%左右,居广西首位。为此,8月15日早上,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武鸣区木薯产业发展办公室,档案局,农业局等单位,查阅和收集当地木薯种植历史及现今产业发展现状资料,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区木薯产业发展办公室,调研组获知了当地木薯种植现状;在档案局,获得了十数份武鸣区历年来木薯生产的文件;在农业局,获得了武鸣区近年来木薯种植的详细数据。
下午,调研组一行在武鸣区两江镇农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黄敏才站长的陪同下,前往两江镇做田野调查。经黄站长介绍,调研组了解了当地木薯品种、产品特色、种植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近年来产量下降原因。在武鸣区农业推广中心,调研组与中心唐益萍副主任和科技推广股尹成和股长进行访谈,唐副主任和尹股长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武鸣区的木薯产业发展现状,种植品种,以及发展前景,并客观分析了木薯产业发展衰败原因。
图二 调研组在武鸣区两江镇实地考察木薯种植情况
图三 调研组在武鸣区农业推广中心进行访谈
为了深入挖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木薯”农书——《种木番薯法》作者梁廷栋的详细资料,以及了解梧州地区木薯产业发展情况。8月16号至17号,调研组一行专程赶到梧州市,通过走访梧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档案局、图书馆等单位,调研组获得了关于梁廷栋和当地木薯产业发展的部分资料。利用民政局婚姻登记资料,调研组巧妙地获得了梁廷栋后人梁次山老先生的联系方式,并顺利对梁次山老先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调研组对梁廷栋的生平,主要事迹,后人分布等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获取了更多梁廷栋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图四 调研组在梧州市档案局查阅资料
图五 调研组与梁次山老先生进行座谈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广西地区木薯种植历史文化及产业发展现状,获取了大量资料,查到了不少调研线索,对广西木薯产业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为推进华南木薯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冯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