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南京农大沈志忠教授来我所作农史学术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29浏览次数:33作者: 文/林舒婷 图/李璐延、聂瑞

  5月27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史》副主编沈志忠教授受邀为我所师生作题为“甲骨文与商代农业”的讲座,此次讲座为系列农史学术沙龙的第三讲。农史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副所长王福昌教授、赵艳萍副教授,学院魏露苓教授、赵飞副教授、杨小卫副教授、余格格老师等教师,及科技史研究生、历史本科生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讲座由王福昌教授主持。

  

  学术沙龙现场

  沈志忠教授多年从事农业考古的研究,本次讲座从甲骨的发现与早期研究、殷墟发掘与甲骨学研究、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农业等方面展开。沈教授图文结合、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甲骨发现与研究的历程,详细介绍了重要甲骨学研究者孙诒让、罗振玉、董作宾、王国维、郭沫若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解读了甲骨文中反映的商代农业的信息,包括农具、作物栽培、园圃、畜牧、物候历法等方面。如《说文解字·田部》中:“种菜曰圃,树果曰园”,从甲骨文的形体看,其下部是众多的方框菜田,其上部长出了两棵菜苗,“圃”字的本义是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

  

  沈志忠教授解读甲骨文

  沈志忠教授的演讲引发听众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师生们就报告内容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表示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沈志忠教授作为答辩委员参加了我所2018届科学技术史硕士学术论文答辩。

  

  沈志忠教授与农史所教师合影留念

  沈志忠教授简介: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史》副主编、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南京农业大学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农业考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史。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tyb.scau. edu.cn lsyj@scau.edu.cn 020-85280252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